欢迎访问中国时尚周刊!
您现在的位置是:中国时尚周刊 > 新闻 > 国内新闻 > >

国内新闻

毛安吉: 光影变幻中的心灵捕手

发布时间:2024-01-03 17:14编辑:芸裳来源:中国时尚周刊
文 / 庄娅琼 近日,一组人物肖像照悄然在朋友间走红,不少文化、金融、外交、艺术、体育、工程等领域的精英们,纷纷更换微信头像,无不令亲朋由衷地点赞:你竟然这么美? 这些肖像...

文 / 庄娅琼

近日,一组人物肖像照悄然在朋友间走红,不少文化、金融、外交、艺术、体育、工程等领域的精英们,纷纷更换微信头像,无不令亲朋由衷地点赞:你竟然这么美?

这些肖像照的创作者都是同一个人: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毛安吉。几年前,他曾以“一虫一世界”微观摄影震惊上海摄影圈,今天,他的人像摄影作品再次获得无数吸睛,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,一张照片就带来了“价值千金”的流量。

 

 

 

毛安吉的人像摄影,于精准的光影捕捉中,引发观者微妙、丰富的心理感受,同时也带给被拍摄者无尽的回味,并获得“重新认识自己”的启示。我们采访了毛安吉,以及数位他镜头下的女性,揭秘大师创作背后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。

 

 

光影猎人

/我与「美」建立了亲密交流/

毛安吉的人像摄影探索其实已有近三十年,他拍摄人物的初心十分纯粹、真挚:为朋友拍一张好看的照片。所谓“好看”,毛安吉有非常明确的目标:不乏味,展现他/她富有个性化的人格魅力。

那时候的摄影创作,往往在外出游玩的途中。毛安吉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“许愿接龙”,每个人都笑称“与毛大师同行,就有机会遇到一个最美的自己,没法想象的美。”

例如,有一次在毛安吉带领100位医生在郊外创作时,大家正从一片森林中走出来,明媚的阳光从背后正洒下来,毛安吉预判到此时此刻的光线,将诞生奇妙的影像,就快步走在大部队的最前方,奔到最佳位置停下,转身把镜头对准走出来的人群,在最短的时间内,调整好数据,为一位女医生抓拍到了一幅照片。

盈盈浅笑,沐日光华。在毛安吉的作品中,阳光化为一层又一层的光影:洒落在人物背后的树林,又笼罩在人物的全身,最后在镜头前形成明媚、浪漫的独特光晕。众人惊叹之余,“光影猎手”的称呼也就流传开来。

毛安吉创作了一大批室外人物摄影作品后,开始有了对光影更高的追求。他希望从光影的捕捉,进一步尝试光影的制造。
“一个好的猎手,不仅懂得等待时机,更会创造时机。”就这样,毛安吉开始了专业室内肖像摄影的探索。

 

 

由于盛名在外,得知毛安吉开始专注室内拍摄后,朋友们纷纷来毛安吉这里“求照片”。大家逐渐发现,在室内进行人像创作时的毛安吉,展示出不一样的大师风采。如果说户外创作,是等候与即兴的交融,那么棚内的创作,则是一场需要强大耐力的精心雕琢。

镜头前的毛安吉除了不断调试光影,也始终在观察着被拍摄者的细微表情,在咔嚓咔嚓声中,引导人物的情绪状态,也洞察服饰的细微调整是否更合适。

“魔鬼藏在细节里,美也是。”

 

 

被拍摄者,在毛安吉所营造的气场中,从紧张、拘束、害羞、忐忑,到全情投入,一点一点变得自信开朗,眼神更是神奇般地从黯淡到明亮,像职业模特、演员那样,极其有力地摄人心魄。

不仅仅是照片,整个过程也棒极了,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,感觉到自己在一点点被引领着,变得更美。”人们感慨,在毛安吉的镜头里,体验到了从没有过的提升感,这不是一个表演的过程,而是和摄影师,一点点深入内心,寻找自我、重建自信的绝佳体验。

 

如同当年专注于微观摄影那样,毛安吉一旦投入,就开始了心无旁骛的探究。以前,是昆虫世界的妙趣吸引了他,这一次,是个体的“唯美”激发了他的巨大激情。

“每个人都是美的,美在不同的角度,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。”毛安吉认为摄影师首先要对寻找“美”、感受“美”有足够的感情与激情。当他全身心地投入,摒弃一切杂念时,就获得了神奇的能力:人物身上的美感,跃然眼前。而他要做的,就是在变幻的光影中,成为一个精准的猎人,捕获瞬间的美,定格成永恒。

 

 

为了用最精准的光影去呈现人物的美,并非专业摄影师的他,却精心打造室内环境。无论是彩色或黑白,高调光或低调光,每个人物最美的特征在光影中被无限放大。

“出乎意料,却又如此真实。”每个人都发出这样的惊喜。

强化光影的神秘效果,引发了观者微妙、丰富的心理感受,使人物既展现外在的个性魅力,同时也具有内在的精神力量。

毛安吉毫不吝啬地呈现美,善用长焦镜镜头,去放大人物的优点,也会细腻地通过增加曝光补偿,让女性的情绪状态更饱满。

 

 

曾有一位刚生完第三胎的妈妈(下图),刚刚过完月子期,来找毛安吉留影。“外界可能对三个孩子的妈妈,会有一种刻板的形象认知,但母亲也是一个柔美的女性,她依然可以纯粹的展现一种女神的美。”毛安吉的人物刻画从不拘泥于世俗的既定身份,因此,他所呈现的美感才令每个拍摄者惊喜万分。

 

 

“我从来不知道,自己竟然这么美。”许多被拍摄者都发出这样的感叹,毛安吉总是温和而愉快地回应,“你当然可以这么美,每个人都有美的一面,都有展现和释放美的权利。”

每一位人物从毛安吉这里收获的不仅是美,更是一份温暖、强大的鼓舞。他们离开摄影棚时,脚步都比来时轻盈了许多-这是毛安吉感到最幸福的细节,“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很美的时候,世界又会重新美好起来。”


心灵捕手
/揭开生活面纱之下,另一种真实/

什么是真实?

“一个人的外貌、行为举止,呈现出来的状态是真实;但内在隐秘的渴望也同样真挚。”毛安吉极具洞察力,他在每一次拍摄前、拍摄中,都在不断共情、探索人物的情绪,发现他们深藏的自我认知,以及渴望改变的梦想。

摄影是一种很有力量的语言,它不仅仅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发力,从准备拍摄的那一刻起,毛安吉就在激发被拍摄者对美的兴趣,那是一种久未曾体验的兴奋。

对摄影师来说,捕捉很重要,塑造更加重要。对于拍摄技巧的分享,毛安吉从来都乐于敞开分享,“数学有公式,美也有公式。”他会用观察、聊天、共情的方式,一层又一层地发现人物的美感,通过摄影技巧,把他们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“对美的向往”塑造出来。

一位平时总被同事们认为很文静的女编辑,在毛安吉的镜头里摇身一变,忽而是当代感极强的“独立女性”,忽而是神秘奢华的“阿拉伯贵妇”。

 

 

一位多年在高压下工作的女总裁,习惯了雷厉风行的高效节奏,总以严肃、谨慎、庄严的面目示人,甚至对家人也嫌少流露柔软的一面。她在毛安吉的镜头下,却如“脱胎换骨”一般,柔情似水。当看到自己的照片时,她郑重地回到家开了“家庭会议”,发布了毛安吉的作品,袒露内心的情绪,一家人由此变得更亲密……

有人惊叹地发问:我们仅仅几面之缘,你竟然能拍出,这是怎么做到的?

还有人激动地发颤:这就是我一直想成为的样子!

甚至有东方电视台著名女主播脱口而出,用“比捡到500万更开心”的比喻,来形容内心的狂喜。这种看到照片的瞬间反应,对毛安吉来说,这是在作为一个摄影师最幸福的时刻。

“很多人说,我拍的照片是珍宝。其实,宝贵的不是照片本身,而是我把他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,实现了。"

 

 

“每个人都是多面的,我们不要去抗拒复杂性,坦然接纳,享受复杂所包含的丰富与迷人。”

发现被拍摄者暗藏的自我认知与期待,这并非易事。例如拍摄一位公认的美女空姐时,毛安吉本以为会非常顺利,怎么拍摄都显得呆板,缺乏灵气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,他并不会因为这只是一份业余爱好而有丝毫懈怠。

一次不行,那就两次、三次,甚至五次、六次……毛安吉有足够的耐心等到激情爆发的时刻。“精品,常常是在大量的失败中诞生的。”

 

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,他用摄影回答了2个问题,那是许多人的困惑,亦是每个人永恒的母题:

“我是谁?”

“我想成为谁?”

主观上,毛安吉并无刻意信奉“见人所不能见”的摄影观,但他却以一种艺术家的视角与专注,无意识地实现了这个效果。

艺术画师
/最好的摄影,能让人跌入想象/

 

每一幅顶级的世界名画,都并不仅仅因为技巧卓越而闻名,能够流芳百世,令一代又一代人反复欣赏的心理秘密,在于这些艺术总能不断启发人们的思考与想象。

一张极致的人像摄影,就如同一部大师电影,在重重影像之下,永远埋藏着创作者的AB两条故事线。

A是明线,就像出色的导演讲了一个动听的故事,作为摄影师,毛安吉则用自己的洞察,把拍摄对象身上最富有特点的魅力定格呈现。

B是暗线,外表之下的情绪涌动、情感渴望,营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氛围,令人禁不住对人像好奇,开启联想,不由自主地
去猜人物的身份、年龄、经历。

他埋在摄影中的暗线是一根有力的绳索,扣人心弦,牵引着观者不知不觉跌入想象中。

“想象力是摄影的灵魂。”毛安吉这样说道,“耐看的相片,在于情感的浓度,情感是不需要解释的,0.1秒就能感染到别人。”

 

毛安吉的摄影是一本书,每个人可以随时翻开阅读,轻而易举地击穿时间,畅游在回忆与美好的想象中。

谈起理论与技巧,毛安吉的言辞总是非常朴素、简短。虽然是半路出家的兼职摄影师,但从拍摄形式、创造方式到作品的精湛,却堪称大师。他从不用“炫技”来证明自己的专业,反而强调,人像摄影亦是一种艺术重塑:“我很享受被拍摄者在我的镜头里,真正的快乐起来。"

回忆童年,把玩爸爸的相机是毛安吉最快乐的时光之一,可以说,对摄影的喜爱一直伴随着他。二十年多前,他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,再一次回到摄影的身边。“每一次端起相机,专注地观察镜头里的对象,时间仿佛停止了,从没觉得疲惫和辛苦,每一次拍摄完,都觉得一身轻松,无比解压。”毛安吉觉得,摄影带给他最珍贵的收获,就是一种纯粹的享受:心无旁骛。

“人像摄影给了我最好的礼物,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,我从中获益无数。”